那年,第四野戰醫院配屬11師冬季野營拉練。我們女兵經受住了考驗。

冬季野營拉練
鐘建新

在西藏波密縣紮木,美麗的帕龍藏佈江畔,曾有一所部隊醫院—西藏軍區第四野戰醫院,部隊番號藏字615部隊。

我曾是這支部隊裡光榮的一名女軍人。

我們女軍人和男軍人一樣不怕苦和累,共同擔負川藏線來往軍人的醫療保障,擔負波密附近所有駐藏部隊的醫療保障,以及駐地機關,廠礦,藏族群眾的醫療救護,每年都會隨醫院派出的醫療隊外出執行各項任務。

那年,第四野戰醫院配屬11師冬季野營拉練。我們女兵經受住了考驗。

1970年12月26日,正在波密三個區下鄉巡回醫療醫療的二所,突然接醫院緊急通知,要求醫療隊26日必須全部歸隊,28日趕到十一師師部駐地甲格,參加十一師冬季野營拉練。

當時二所組成的醫療隊分散在傾多,許木,玉仁三個區的各公社,中午接到通知後,分別派人到各個醫療點把軍人們撤回區裡,醫院派車接醫療隊回到醫院,已是夜間十點。

全所軍人集合,聽鐘福高副院長傳達參加十一師冬季野營拉練的命令及工作佈置後,馬上連夜行動,分頭做準備。

臨床醫療準備各種必備的醫療器械和藥品,手術室準備規定的手術醫療器械和敷料及高壓消毒鍋,藥房帶必須藥品,氧氣,還有配置輸液的離子樹脂交換器,方便及時配置臨床所用各種藥液。

放射和檢驗準備需要的器材和藥品。

炊事班要準備的食品多,數量大,要帶米面油及各種調料,還有肉罐筒、凍豬肉等。

每個軍人按規定配發領取到槍支彈藥、幹糧袋/方塊雨佈,收容用的大帳篷也由醫院倉庫發出,集體和個人物品準備完已是深夜2點,完全進入臨戰狀態。

原定27日上午十點出發,因16團配屬車途中有故障,推遲到下午2點出發。

從紮木到甲格300多公裡,連夜翻越色季拉山,在搓衣板路上顛簸,迎著風寒,二所醫療隊終於在夜裡十點到達甲格,還有一輛車因故障直到凌晨五點才趕到。

二所從26號中午接通知從各個公社醫療點撤回區裡,回到醫院聽傳達命令,再做各項準備到凌晨兩點,第二天下午兩點出發坐車300多公裡到達甲格,醫護人員已極度疲憊,可卻按命令齊裝滿員準時到達甲格。

醫療隊由鐘福高副院長領隊,二所王合春所長,曹樹凡教導員,曹仲伯副所長等所領導,以及所政治幹事,管理員,醫務助理員全部參加醫療隊,醫療隊共計46名二所男女軍人參加醫療隊。

醫療隊到甲格後,十一師決定30號出發,這給醫療隊又有更充分的時間做準備,手術室把手術器材和敷料重新消毒,以保證半個月的無菌狀態,拉練途中隨時可以開展手術。

炊事班洗煮凍豬肉,壓面條,做幹糧《每個人6斤》。

各小組也再次檢查醫療器械和藥品。

30號上午十一師冬季野營拉練正式出發,十一師隊伍排列是前衛一個團,後衛一個團,中間是師部和通訊營,師醫院,第四野戰醫院二所醫療隊隨師醫院後面。

按照規定,醫療隊男軍人除自己的背包,配有武器彈藥外,還有一個8斤重的衛生包,攜行重量不少於30斤。

女軍人也配有槍支彈藥,背包可以放車上,武器彈藥不得離身。

十一師拉練路線是甲格—朗縣—加查—翻越加查山—曲松—山南《澤當》。

高原高海拔拉練,天寒地凍,嚴重缺氧,對男軍人是考驗,對女兵更是考驗。

第一天行軍30公裡,中午休息一小時吃飯,因第四野戰醫院常年在外執行各項醫療救護任務,有較豐富的野外行軍經驗。

午飯時間短,要做的簡單,每十個人一個小行軍鍋,分工明確,生火、和面、洗菜、開罐頭,各司其職,水沸時大家一起動手扯面下鍋下菜,很快吃上飯,收拾完鍋碗瓢盆還能稍休息一會。

晚上在雅魯藏佈江邊宿營,十一師各連隊有班用帳篷,四醫院醫療隊隻一個收容用的大帳篷。

那就兩個人合作,把方塊雨佈鋪地上後,鋪上羊毛氈,再墊一床被子,兩個人合蓋一床被,加上兩個人的皮大衣,上面再蓋一塊方塊雨佈。

野外露營,夜晚溫度在零下20度左右,早上起來,蓋的雨佈上一層白霜,有帶口罩睡得,口罩已凍成冰罩,大頭毛皮鞋也是冰霜。

雅魯藏佈江冬天風沙特別大,河沙被風卷起在公路上厚厚一層。

中午12點準時起風,漫天沙塵飛舞,前行要側身或背著風行走,非常吃力。

在這樣環境下行軍,二所醫療隊沒有一個掉隊,也沒有一個女軍人走不動去坐汽車。

二所女護士李秀英,姚玉賢、王正芳、胡洪碧、央宗、王玉琴、馬淑娟、閆景花、女衛生員張慧芳、趙兵、劉利榮、巴桑、小德吉,用毅力展示了第四野戰醫院女軍人的風采。

行軍休息時,軍人們又說又笑,央宗、巴桑、張慧芳、趙兵幾個女兵,還為戰友們唱歌跳舞,給戰友們鼓舞士氣。

拉練第四天,十一師師部要求二所醫療隊乘車前往曲松,先頭部隊已有傷病員,需馬上展開收容救治。

二所醫療隊停止行軍,乘車翻越加查雪山,傍晚抵達曲松縣下雅區一個小村莊,在村莊裡展開收容救治工作。

曲松仍是風沙大,每天中午也是準時刮風卷沙,小村莊海拔4200米,冬天氣溫低於零下20度。

用水需要去河邊挑水,200米的坡十多分鐘才能走完。

在小村莊收治拉練傷病員,條件很差,因高海拔,又是冰天雪地行軍,患肺水腫,感冒及一些意外傷的官兵需搶救治療的不少,平均每天有20個—30個傷病員。

晚上值班的醫護人員,都是提著馬燈,打著手電筒給生病的十一師戰友們輸液治療。

醫療隊在小村莊收治拉練軍人傷病員,一直到收治工作全面結束,才於一月二十六返回甲格。

二十七號是1971年的春節,醫療隊已基本沒有糧食了,醫護人員是豆瓣下稀飯過的春節。

初三早上離開甲格,有一段路因河沙掩蓋公路,汽車開不過去,隻有女軍人下車找前面無沙地做飯,男軍人全體下車推車,用了一個多小時才把五輛車推過這片沙地。

休息吃飯,各小組隻剩最後一個豬肉罐頭,軍人們分吃了這一個罐頭繼續前行。

6點多好不容易到達林芝兵站,期待可以吃頓飽飯,可兵站過年隻吃兩頓飯,炊事班已放假。

醫療隊隻好把鍋取下來,用石頭支上,用兵站木柴把僅剩的一點榨菜炒一下,煮了3鍋面,大家總算吃了一頓飯。

第二天凌晨四點,二所醫療隊出發翻越色季拉山,9點多到魯朗兵站吃了一頓飯後,繼續往紮木趕路,晚上七點多,終於返回第四野戰醫院。

第四野戰醫院軍人們在醫院大門列隊,歡迎參加拉練的二所醫療隊勝利歸來。

至此,參加拉練的醫療隊醫護人員,共用35天時間,完成了配合十一師冬季拉練的任務。

當年參加拉練隻有十多歲的小女兵張慧芳,對50多年前參加的這次拉練,還記憶猶新,為在高原上經受的艱苦鍛煉自豪。

當年參加拉練的二所醫務助理員何榮華醫生,記錄了醫療隊參加十一師拉練的全過程,在第四野戰醫院院史中,留下光輝的一頁。

《註:本文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鐘建新:1969年12月拉薩入伍,曾在紮木大站,西藏軍區第四野戰醫院服役。

退役後,考入四川行政財貿管理幹部學院財會專業學習,從事財會工作,一直居住在成都。


作者:鐘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