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評論 | 露營基地投訴不斷,深度的行業洗牌勢在必行。

來源:封面新聞

封面評論 | 露營基地投訴不斷,深度的行業洗牌勢在必行。

□蔣璟璟

春暖花開,『露營』正成為平臺搜索、推薦的高頻熱詞。

各色各樣的『寶藏露營地』的推薦中,除了公園、綠地之外,一些專門為露營而開發的露營基地正在走紅。

可是,精致美好的圖片背後,一些露營基地正投訴纏身:從土地性質被質疑能否用於經營露營基地,到明火燒烤、燃放篝火、電線接拉帶來安全隱患,污水直排河道引發河道污染,再到過夜缺乏人員信息登記,以及過夜時露營客人活動帶來的吵鬧噪聲,都引發了一系列的投訴。

《澎湃新聞》

『露營熱』仍在持續,但第一波玩家群體,已漸有『出坑』之聲。

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很多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整個的『露營』體驗完全不及預期。

非但如此,一些所謂露營基地還產生了顯著的負外部效應,給周邊環境、社區造成了一系列破壞性後果,繼而招致投訴不斷。

隨著最初的風口消退,露營行業,走到了一個關鍵的路口。

應該說,近一年來露營市場爆發式增長,供給端顯然準備不足。

很多經營者唯恐踏空商機,倉促入局,產品或服務自然是良莠不齊。

一些人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圈塊地就開始營業。

既沒有做好環評、沒走必要的審批流程,更談不上必要的生活垃圾處理與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

諸如此類的『野生露營基地』,當然是小坑不斷、隱患重重。

一些露營地,的確很出片,無論是拍照片還是短視頻,都很上鏡。

這構成了強烈的欺騙性,實際情況是,除了精心打造的局部景觀,露營基地其他的部分,基本都是平淡無奇甚至是『不忍直視』……這一狀況,其實也很好理解。

畢竟,露營在國內還處於發展初期,行業前景如何,還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很多露營基地經營者要麼是懷著『賺快錢』的心態,要麼是『邊走邊看』,總之暫時是不敢下重金進行長遠投資、系統建設的。

就當下而言,相當一批的露營基地,都並非由專業團隊規劃、運營,不少都是由當地村民臨時圈定、倉促建設的。

盡管一般印象中,露營往往是『自我維持』的,對於周邊配套的要求並不高。

但對於初級玩家來說,卻並非如此。

『淺玩』露營,還是需要必要的外部支持系統的,諸如供水、清潔設施、衛生維持與環境恢復等等方面,都是要有現成的解決方案才好。

可以預期,露營基地必然會經歷一個市場出清、優勝劣汰的過程。

倘若露營需求能夠維持高位,供給側的結構優化與整體品質提升,或許將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