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又到了露營的好時節。
然而,不久前北京昌平的一處新興網紅露營地被『封了』。
在實地探訪中,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發現,這是一處無人看管的河邊場地,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前來露營的遊客也存在不文明行為。
在遊客『亂紮營』背後,露營營地供給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被封禁的網紅露營地
位於北京昌平的一處河邊場地日前走紅網絡。
在各社交媒體平臺上,該地被打上了『免費』『風景優美』『露營天花板』的標簽,並迅速傳播。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來到該地進行實地探訪。
在按照詳細的攻略抵達目的地後,記者發現,這處網紅露營地位於河流岸邊的一處狹長地帶,與公路之間被一道鐵絲網圍墻阻隔。
眼下,這道圍墻已被人為破壞出數個缺口,盡管缺口處均被拉上警戒線,但越過警戒線走到河邊的人不在少數。
被破壞的鐵絲網圍墻,警戒線也被扯斷了。
圍墻不遠處,相關管理部門立了一塊紅色的告示牌,明確提醒此處嚴禁從事露營野炊、燒烤、捕魚、亂扔垃圾等活動,違者將依法懲處。
告示牌並未攔住遊客腳步——即便是在工作日,記者依然看到了四撥遊客在河邊露營。
當地禁止露營野炊等活動的告示牌。
隨機詢問了一位遊客後,記者得知他們是駕車前來。
由於車輛無法開到圍墻內,索性將車停在了路邊。
然而,這條濱河路車流量並不算小,路邊也有告示牌提示禁止停車,但記者發現,圍墻缺口附近,沿路停了不少車輛。
當地村民李先生在此生活了四十餘年,今年第一次見到這裡來了這麼多人露營。
『周末人可太多了,都是來露營的』他伸手從東頭指到西頭,『大人還帶著孩子,差不多得上千人了』據李先生介紹,盡管目前周末已有人在圍墻缺口處看管,依然攔不住絡繹不絕的遊客。
末了,李先生還不忘叮囑記者,如果要來露營一定得趕早,不然沒地方停車。
遊客留下的垃圾。
在圍墻入口不遠處的一條小路邊,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發現了一片堆滿垃圾的荒地,當地居民張先生正在回收其中有用的廢棄物,他告訴記者,這都是周末來露營的遊客留下的垃圾。
『這堆垃圾都是昨天從河道邊收拾的,全是露營的人扔的。
好多人在《圍墻》裡面吃,吃完了垃圾就放在大門口,最後隻好由政府組織人力把垃圾集中清理』
在采訪中,當地居民普遍反映的問題便是遊客亂扔垃圾。
而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記者看到了更多亂象。
有人在草地上明火燒烤,有兒童在毫無防護的河邊玩水,還有車輛直接開到河邊將草地壓出大量車轍……
目前,該地已被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了管理,圍墻缺口也被圍上了新的鐵絲網。
也有不少網友開始聲討不文明的露營行為,導致大家失去了珍貴的露營地。
露營營地供給不足,遊客『亂跑』
無獨有偶,去年位於北京順義的一處無人看管的河邊也成了網紅露營地,大量遊客來此露營,隨之滋生出種種亂象,最終該地也因安全問題被封。
近一年後,類似的事件再度於昌平上演。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現象背後反映的是當前營地供給不足的問題。
據國泰君安數據,2020年國內露營市場規模達168億元,2021年國內露營營地數為1278個,同比增長20%。
由於國內營地基礎設施建設處於初期,營地數量及品質不夠,爆發式的需求增長導致供給不足的問題提前暴露。
另一方面,由於政策對營地性質的土地管理要求較高,因此盡管酒店企業的資質與配套設施完善,但目前未有大型酒旅企業佈局,攜程也是將露營賽道劃分至旅遊而非酒店。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當前北京幾乎所有市屬公園都不允許遊客露營,在五環內找到一處可以方便露營的公園並不容易。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由於露營屬於後發產業,最初的城市發展規劃裡往往沒有這個產業,導致現在有些城市的公園、綠帶雖然環境非常好,但是經營業態中沒有露營』
『露營產業對經濟發展有非常大的帶動作用。
近三年長途旅遊因疫情受到限制,露營借助周邊遊火了起來,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消費升級』中國旅遊車船協會自駕遊與露營房車分會秘書長劉漢奇表示,『疫情三年間,我們的露營地供給嚴重不足,2019年成規模的自駕車旅居車營地不足千家,遊客需求得不到滿足,由此產生了亂象』
針對當前露營地供給不足的問題,去年11月,文化和旅遊部、中央文明辦、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露營旅遊休閑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公共營地建設被納入重點任務。
『意見對露營地的供給,以及對露營地性質的認定做了一些突破,將露營地納入了旅遊基礎設施體系,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從此有了露營地的一席之地』劉漢奇表示,『意見也擴大了露營的空間,現在各地開始把森林公園、城市公園劃出公共營地區域。
在給出相應出路的同時,各地也在整治一些亂紮營、亂設營地的現象,並提出了一些規范發展的要求』
遊客需求旺盛,露營營地如何掙錢?
在鼓勵露營營地建設的同時,營地本身的運營發展也備受關注。
梳理網紅露營地後不難發現,『免費』成為此類營地走紅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跨省遊、出境遊放開的背景下,搭上周邊遊浪潮的露營營地將如何應對,成為接下來的一大挑戰。
去年12月,營地會創始人井涼面向113個營地做了一個統計,調查內容是個人投資在300萬以內的營地是否『掙錢』。
結果顯示,年收入能達到200萬元以上的營地占比僅21%,年收入20萬元以下的占比18%。
據嗨King連鎖營地創始人崔連波介紹,通過與現有的景區和文旅地產項目合作,嗨King旗下營地的投資規模約在100萬元以內,投資規模相對較小。
目前,嗨King已佈局50餘個項目,每個營地的年銷售額在200萬元左右,毛利率在70%左右。
在業內人士看來,露營營地相較於傳統住宿業的一大優勢便是相對可移動。
據一位不願具名的露營營地從業者介紹,帳篷、房車乃至木屋都屬於營地的裝配式模塊,不需要像房地產項目一樣深耕,進入運營淡季後可拆卸搬走。
在收入來源方面,其運營的營地主要收入分為三類,一是住宿收入,即遊客過夜住宿的收入;二是餐飲服務,包括戶外燒烤、火鍋等餐飲配套;三是露營活動收入,例如營地組織的活動,或者與第三方合作組織活動獲得的收入。
盡管投入相對較輕,但露營尤其是精致露營,卻是一個『重運營』的市場,而運營也將為營地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國泰君安分析指出,從國內營地露營開支項目來看,營地提供的收費項目除門票費、停車費和基礎設備租賃外,並沒有多元化的增值服務,仍存在擴容空間。
『露營+』成為被廣泛提及的概念。
在此前的調查中,有部分初次接觸露營的消費者向記者表示,自己並不會再去嘗試露營,理由涵蓋『露營設施不好』『人太多、很擁擠』『沒有想象中好玩』等。
對這些被社交媒體平臺吸引的輕度用戶來說,實際體驗的『第一印象』至關重要。
以嗨King為例,主要面向家庭親子遊客,因此公司開發了一套針對青少年的露營教育課程,教授野外生存常識;全年舉辦多種主題活動;在運營過程中,設計了一整套標準化服務體系,把控各地營地的服務質量。
此外,在武功山探索『戶外露營第一山』的過程中,圍繞露營打造了雲中草原主題IP,連續舉辦了十五屆武功山帳篷季。
金蝸牛露營則通過露營融入多種內容,例如研學產品、親子戶外活動產品等,或與景區合作推出涵蓋露營、門票等項目的一價全包產品。
『真正的營地賣的不是住宿,賣的是一種生活解決方案』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文旅專家葛磊表示。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