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露營熱展現業態旺盛生命力。

上海露營熱展現業態旺盛生命力。

天氣晴好,世紀公園大草坪上眾多市民來露營。

■ 攝影 顏筱依

■勞動報記者 葉佳琦

本報訊 最近,上海的氣溫節節攀升,壓抑了一整個冬天的露營愛好者終於又能盡情擁抱大自然了。

連著兩個周末,記者走訪了申城多個公園,隻見五彩斑斕色的帳篷和花朵一起競相『綻放』,小孩們追逐打鬧,成年人『圍爐煮茶』,人們在一頂頂帳篷裡找到了『詩和遠方』。

然而,露營很美的背後也暗藏煩惱。

如何在保護生態、挖掘自然之美及享受『微度假』中找到平穩點,是眼下社會各界需要思索的問題。

周末早上10點

公園露營地接近飽和

『周六起得比工作日還早,為的就是去搶個露營的好位子』市民劉先生告記者,上周末,他和家人去了普陀新開的春光公園露營。

盡管10點就抵達了公園,但此時停車位已經趨近飽和。

『因為公園配套的停車場還沒有建好,所以車子隻能臨停在路邊。

我找了整整半小時,最後停在了1公裡開外的橋下,太困難了』劉先生感慨地說,走進公園後,他發覺樹蔭下的露營位早已被占據,尋找良久,劉先生最終在一個斜坡上『安營紮寨』。

4月16日,記者於11時抵達濱江森林公園。

彼時,多個停車場門口都擺放了『車位已滿』的指示牌,道路兩邊也都停滿了車。

走進公園後,森林裡,河流邊,提著大包小包,以家庭為單位的,或是三五成群的年輕人成了露營的主力軍。

放眼上海多個公園,如:世紀公園、半馬蘇河公園、顧村公園……只要是晴朗的周末,還沒到中午,露營好位置就已經被一搶而空。

不少市民表示,為了安安心心地露營,他們隻能『舍近求遠』去一些更冷門偏僻的地方。

『比如,去羅涇的水源涵養林,還有位於高橋鎮的生態園,至少不用為車位發愁』一位露營達人分享。

帳篷隻能算入門裝備

有人開始自制保溫箱

為了露營,上海人的拼勁還體現在各種裝備上。

記者走訪發覺,不少市民還會用氣球、鮮花、彩旗裝飾帳篷。

鋪一塊黃白格子的野餐墊、放一個草編的野餐籃,再搭配鮮花、藍牙音箱,年輕人挑選的露營裝備通常是為了『拍好看的照片』;而吊床、飛盤、風箏等則是親子家庭露營時的最愛。

野餐墊、帳篷、野營車隻能算入門裝備,在高級玩家的清單上,天幕、月亮椅、充氣沙發、床墊都赫然在列。

夏天快到了,對很多露營愛好者來說,保溫箱又成了必要裝備。

對此,黃先生近日跟著視頻,自己動手用市面上常見的保溫袋和32升的泡沫箱,改造了一個保溫箱,另外還購買了一個探針溫度計,方便實時監控溫度,整個箱子成本價不到100元。

這個周末,他已經一邊露營,一邊喝起了冰飲,十分滿意。

露營熱也帶來

生態環境問題

如果說,前兩年火了的露營經濟,是無法遠遊的人們臨時的『退而求其次』,那如今,火爆的露營展現出了這一經濟業態旺盛的生命力。

業內人士指出,露營熱度之所以居高不下,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它填補了人們對『休閑旅遊』的需求。

『露營是可以說走就走的‘輕旅遊’,它既可以滿足年輕家庭溜娃,也方便年輕人社交。

從成本來看,露營開銷很低,通常不需要門票;從可操作性來看,露營裝備也不貴,一個帳篷只要百餘元,還能一鍵打開,方便搭建』該業內人士表示,如今,露營+賞花、露營+劇本殺、露營+live音樂、露營+圍爐煮茶等都是人們熱衷的玩法體驗。

然而,露營大火的背後也引發了各界的關注與思索。

如,大量湧入公園的露營者是否破壞了生態環境,天幕是否適合搭建在公園等問題存在一定爭議。

『這裡本來有一片綠地,但現在草地硬生生被露營的人踏成了黃土地』一位住在美蘭湖的市民吐槽。

此外,公園裡到處可見的天幕也被指『隱形殺手』。

『現在,走在公園的草坪上,要小心翼翼地穿過各種交錯的天幕繩,孩子都不能撒歡奔跑』另一位遊客不滿表示。

不少市民呼籲,希望相關治理部門能夠制定『露營守則』,助力解決環境保護等問題;公園治理方除了要給公園帳篷區足夠的『喘息期』,也要劃分出『天幕區』『帳篷區』,讓公共綠地能夠滿足各類人群的需求。

而廣大的露營愛好者更應該從自身做起,盡量無痕露營、環保露營,真正與自然和諧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