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露營、飛盤,2023年戶外風往哪吹?

本篇原創文章源自微信公眾號:DT財經《ID:DTcaijing》,文 字:周源穎、張晨陽;編 輯:唐也欽;數 據:董道力;設 計:鄭舒雅;運 營:蘇洪銳;監 制:唐也欽。

以飛盤、露營等休閑類戶外運動出圈為標志,戶外的熱風已經吹了好幾年。

2023年,更多人湧入大自然體驗戶外運動。

公園、城市近郊已經不能滿足部分戶外愛好者的『野』心,更硬核、更專業的戶外運動風潮興起。

社交平臺的聲量也佐證了這股熱潮。

DT研究院統計了2023年4月典型社交平臺上與『戶外運動』相關的高熱筆記,主題從滑雪、潛水到蹦極,大家提及的戶外運動明顯『硬核』。

並且,這些筆記裡提及的運動,例如滑雪、潛水和蹦極的話題總閱讀量也分別達到了14.34億、5.73億和2.55億。

更多的商業力量也在進入。

券商報告數據顯示,由專業戶外品牌構成的核心戶外市場,在2021年迎來新的增長點。

不玩露營、飛盤,2023年戶外風往哪吹?

變化正在發生。

當戶外運動走向硬核,是誰在玩?在玩什麼?關注什麼?需要什麼?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享受戶外運動的樂趣,勇敢出發,安全回家,第一財經旗下DT研究院聯合華為WATCH Ultimate 非凡大師推出《無畏前行:2023戶外運動報告》,我們試圖呈現的,不僅是『戶外運動走向硬核』的洞察,也是一份有專業依托、有經驗參考的戶外運動指南。

本次報告將會涉及以下內容:

戶外運動興起硬核潮流,人們都在玩什麼?
參加硬核戶外運動,人們都在意什麼?
保障戶外運動安全,人們應該怎麼做?

戶外運動興起硬核潮,人們都在玩什麼?

戶外運動正在從休閑潮走向硬核潮。

以對體能技能的要求和運動門檻為標準,戶外運動可以被分為休閑戶外運動、硬核戶外運動和極限戶外運動[1]。

DT研究院調研顯示,有49.4%的受訪者都參加過硬核或極限戶外運動。

他們大多會硬核與休閑兩頭抓,會去潛水、滑雪或登山,平日裡也會通過騎行、飛盤等運動來休閑或訓練。

我們綜合1172位參加過戶外運動的受訪者的選擇,排出了最熱門的硬核戶外運動,徒步和登山占據前2位,有超6成受訪者參與過這兩類戶外運動,緊隨其後的是野營、滑雪和漂流。

除了熱門運動項目,我們也好奇,在這股走向硬核的戶外運動潮流中,哪些人群是主力?他們都有什麼特征?為什麼要參加?

DT研究院綜合運動頻率、運動偏好、運動追求和用戶自評等問題,將參加過戶外運動的受訪者分為四大類——潛力戶外人、輕體驗戶外人、硬核戶外人和極限戶外人。

在回答不同問題時,這四類戶外人展現出明顯不同的偏好。

潛力戶外人的重點人群是學生,目前較少參加戶外運動,但平均也參與過2.22種比較硬核的戶外運動,而且對未來的戶外之旅充滿熱情,平均想要嘗試硬核戶外運動超過4種。

他們年輕有活力,喜歡體驗新奇、刺激的事情,偏好滑翔傘、漂流這類門檻不高且有趣味的戶外運動。

輕體驗戶外人每個月去1-2次戶外運動,其中休閑類戶外運動較多,硬核項目較少。

他們是有一定工作經驗的職場人,想要從休閑進階到更硬核的戶外運動來釋放壓力、鍛煉身體,喜歡徒步、登山和野營運動。

硬核戶外人幾乎每周都去戶外運動,已經參加過不少硬核/極限戶外運動,並有一定了解。

他們是企業中的管理者、領導者,有一定的收入基礎,看重生活品質但不為生活設限,特別偏好高原/無人區騎行、帆船、越野跑,希望通過戶外運動探尋新的人生可能。

極限戶外人每2-3個月去一次戶外運動,參加過很多種硬核戶外運動以及難度更大的極限運動。

他們是不同領域中的專業人士、職場中的精英,勇敢執著、富有冒險精神,除了徒步登山等常規戶外運動,還特別偏好跳傘、帆船、越野跑,追求在運動中突破自我、獲得價值感。

或許是因為硬核更多與『突破自我』和『探索另一種可能』關聯,很多人向我們分享的印象深刻的戶外運動故事,主題多與突破、探索相關。

來自上海的90後女生小米《化名》,印象最深刻的是為了在冰島的大裂縫浮潛,用1個月時間自學了遊泳。

人們走向大自然,在或許短暫的時間內勇敢完成挑戰,卻能獲得長久的激勵。

在這次調研中,就有60後和70後向我們分享『當年』的故事,比如『年輕時全程徒步登上華山、泰山』……

除了突破與挑戰,對久居城市的人們來說,探索自然意味著另一種斑斕瑰麗的生活可能。

來自湖南的90後女生,到現在對自己在壺瓶山山頂度過的那個夜晚念念不忘。

有十幾年戶外經驗的Alex,也向我們分享了自己潛水的經歷:『有一次潛水看到了非常令人震撼的畫面,我潛到一個洞裡,這個洞是海水和淡水連接的地方,因為海水和淡水的密度、顏色不一樣,含沙量也不一樣,當我的同伴從淡水潛到海水的時候,我就能看到淡水這邊的身體很清晰,海水這邊的身體比較模糊,感覺他漂浮在空中一樣,然後太陽光從小洞上面打下來,水裡面一道光、一道光地閃爍』

『潛水好像讓我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我自己就像一條魚』Alex總結道。

參加硬核戶外運動,人們都在意什麼?

人們出於不同的原因擁抱戶外運動,不過無一例外,在參加更硬核的戶外運動時,安全是他們最在意的要素,85.4%的人選擇了這一項,其次是自然風光。

遺憾的是,許多人還缺乏對應的戶外安全知識。

DT研究院調研顯示,超3成受訪者們不了解《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戶外運動的安全知識或技能,近4成受訪者不了解《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在極端情況如何求救。

北京體育大學戶外體育專業的Kevin,向DT研究院分享了一次戶外經歷:『有一次遇到了蛇,就在路邊,突然咬了我朋友一口,但我們對這個蛇不了解,不知道它有毒沒毒。

還好當時有一個專業的領隊老師,知道這個蛇沒毒,並且幫我們做了一個緊急處理』

在問題『在參與更硬核戶外運動的過程中,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下,受訪者們分享的經歷也大多與安全相關,要麼是在戶外突遇意外,要麼是前期準備不足:

95後,男, 輕體驗戶外人:大學時期爬野山迷路。

早上 9 點出發,中午被自信的本地同學帶偏,在沒有網絡無法連接地圖的情況下,通過河流及日光方向判斷大致方位。

晚上 7 點終於出山……
85後,男,硬核戶外人:新疆烏孫古道徒步遇到暴風雪,行李延遲到達營地,極寒中等待。

90後,女,硬核戶外人:陰雨天在山上找不到路,無法走到軌跡上,差點叫救援。

為了應對安全問題,在參加戶外運動之前進行攻略和訓練必不可少。

總體來看,人們戶外運動安全感的第一來源是裝備。

一位85後『輕體驗戶外人』受訪者這樣解釋:『入門的時候聽過一段論述大意是,探險和極限運動最重要的方面可以歸納成技術、體能和裝備。

其中裝備提升是最快,也最容易見效的』

裝備不僅可以降低新手參與硬核戶外運動的門檻,還能在專業人士挑戰更高難度運動時給予更多的安全保障。

但在具體的裝備選擇和在意的要素上,不同人群並不一致。

根據調研數據,潛力戶外人和輕體驗戶外人更傾向於攜帶急救包和補給裝備,這些東西的使用門檻低,可以直接改善受傷、被困、體力不支等狀況。

硬核戶外人把照明裝備排在了較前的位置,這是經驗較少的人很容易忽視的裝備——不僅可以在黑夜、洞穴等場景中使用,也可以在被困時通過強光閃爍的方式發送求救信號。

極限戶外人則把智能穿戴設備排在了第一。

因為他們對於運動表現及安全的需求更明確,不僅需要智能設備幫助他們更好地監測、復盤每一次運動,以便追求更高、更強,還需要設備提供全面、精準的信息,以提前預判和規避運動當中的風險。

在前期選擇裝備時,硬核戶外人和極限戶外人都最為關注智能穿戴設備《如智能手表》的產品創新。

這類產品更新換代迅速,每一個新功能、每一個黑科技的出現,不僅能夠幫助他們建立更科學的運動方式,也可能會在關鍵時刻成為他們的『救命』神器。

因此,硬核戶外人和極限戶外人更看重智能穿戴設備的科技含量,而潛力戶外人和輕體驗戶外人參與硬核戶外運動的頻率並不算高,他們會比較在意智能穿戴設備是否可以在日常使用。

無論對於哪種類型的戶外人,最重要的還是運動適配度:智能穿戴設備的功能是否能恰好滿足自己運動的實際需求。

事實上,市面上也有一些設備開始針對不同運動需求開發不同適應模式,例如華為WATCH Ultimate 非凡大師就可以提供潛水、徒步、越野跑、越野滑雪等多種硬核戶外運動模式。

從功能來看,人們普遍在意的是身體體征監測、環境狀況監測和遇險求助功能。

前兩個功能是監測心率等體征狀況和監測天氣、海拔等環境信息的基礎功能,後者直接對應了極端情況下的求救需求:

以華為WATCH Ultimate 非凡大師為例,作為全球首款支持雙向北鬥衛星消息的大眾智能手表[2],在無地面網絡情況下,可獨立向其他移動終端發送北鬥衛星消息。

此外,潛力戶外人和輕體驗戶外人因為經驗不足,更看重智能穿戴設備的潛在風險提醒功能,例如野外惡劣天氣預警。

相對來說,硬核戶外人和極限戶外人更看重軌跡記錄和返航功能。

因為他們的很多人偏好在沙漠、戈壁、深山等區域挑戰自我,而這些區域往往網絡信號覆蓋差、地形復雜,軌跡記錄不僅能夠清晰地標識營地、醫療等地點,還能夠在迷路時使用軌跡返航功能,沿著來時的路迅速脫困。

從性能來看,人們普遍最在意智能穿戴設備的『續航』和『防水』。

這不僅是出於希望設備性能更優的要求,也是因為續航和防水是能夠保障設備正常運轉的最基礎條件,如果設備無法正常使用,在戶外就可能遇到風險。

對應地,品牌們也爭相在續航和防水這兩個性能上『卷』。

華為WATCH Ultimate 非凡大師現兩大性能都相對位於前列,根據華為實驗室數據,典型場景續航可達14天[3]。

值得一提的是百米深潛科技,可支持最大深度100米的潛水運動。

保障戶外運動安全,人們應該怎麼做?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到,在戶外運動硬核潮中,安全是參與者們的第一大需求。

事實上,安全確實也是戶外運動中最重要的問題。

近兩年戶外運動參與人數越來越多,但人們的安全意識沒有同步跟上,戶外運動的事故發生數量在上升。

中國登山協會《2021年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報告分析》數據顯示,與2020年相比,事故數量上升71.38%,事故總人數上升72.33%。

中國探險協會《2022年度中國戶外探險事故報告》的數據則顯示,與2021年相比,2022年戶外探險事故數量增長5.68%,傷亡總數增長13.5%。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到底要如何保障安全,做好戶外運動的準備呢?我們邀請了不同領域的戶外運動專家,他們給出了一些關鍵的建議。

從整體上來說,戶外運動的風險主要來自環境、人和裝備。

環境主要涉及天氣和地形兩大因素;人主要涉及參與者的身體狀況、經驗和知識等;裝備每個運動不盡相同,但主要涉及戶外運動時使用的裝備,以及應急裝備兩大類。

從具體運動來看,單一因素或是多重因素都有可能導致風險的發生。

我們訪談了不同運動領域的專家,從主要風險和注意事項的角度,分別整理了陸地、水域、冰雪和空中重點戶外運動的安全指南。

陸地運動

徒步

對於普通人來說,徒步是門檻相對較低的戶外運動之一,只要有雙適合的徒步鞋,帶上裝備就能出發。

但無論對於新手還是老手來說,都需要特別注意迷路和失溫兩大高發事故。

很多人跡罕至的地區雖然風景優美,也更具挑戰性,但網絡信號差成為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在二十年前,探險者不得不帶上一張專門的地圖和指南針,但到了今天智能設備也能夠支持我們更好地尋找方向,避免迷路。

以華為WATCH Ultimate 非凡大師為例,在戶外探險模式中,不僅能夠利用五星雙頻GPS進行定位[4],還提供了手動和自動的標記打點功能,便捷記錄探險過程,同時,標記點返航功能可以幫助我們輕松返回任意的標記點。

《圖源:華為終端》

對於很多徒步參與者來說,失溫是一個不太容易察覺的漸進風險,通常當參與者意識到失溫的時候往往已經是中度失溫。

為了避免失溫的發生,一方面參與者要基於『三明治』穿衣法進行選擇。

內層選擇貼身、吸汗、快幹的合成纖維材質的衣服,盡量避免棉織物;中層采用抓絨、滌綸等材質既保溫也不太容易被浸濕;外層注意防風、防雨、透氣。

寒冷、下雨和炎熱天氣時適當做調整。

另一方面要時刻注意天氣的變化,根據情況增加衣服,熱脫、冷穿。

在疲憊的情況下,可能我們對身體和外界環境的關注有所下降,此時使用華為WATCH Ultimate 非凡大師等智能手表開啟身體狀況異常、天氣突變提醒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規避風險。

如果是高原地區徒步,還需要額外關注既有疾病狀況。

因為高海拔的環境更容易讓身體一些原有的疾病凸顯出來,引發肺水腫、腦水腫等高原病。

因此,注意日常身體健康的管理,在不同海拔停留,逐漸提升,用智能設備做好血氧監測[5]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登山

在公園登山我們只要穿著舒適的衣服、鞋子,攜帶上水瓶、食物補給就能出發,但是在野外我們不僅要面對更為復雜的山地地形,還需要考慮到地質、天氣突變帶來的風險。

迷路之外,登山遇到最多的風險是被困和滑墜。

為了避免和應對這兩種風險,我們要做好兩手準備。

在登山路線規劃時,不僅要提前了解行進路線,標記好營地、休息點等位置,同時還要根據當地近期氣候、地質情況準備一條安全撤離路線,並選擇適合登山的時間出發。

在出發前做好應急準備。

一方面是給政府、救援隊伍、緊急聯系人報備未按時間出山需要救援;另一方面是準備『急難救助包』,包括:醫療包、額外的水和食物、以及能夠滿足身體監測、軌跡返航、支持雙向北鬥信息功能、手電功能的智能手表。

《圖源:華為終端》

此外,在登山中,我們更加倡導四人出行原則。

在遇到危險時,一人留下照顧受傷的同伴,另外兩人能夠結伴求援。

攀巖

攀巖是戶外運動中更為細分,技術門檻也更高的一個項目。

要想參與到這個項目中,就需要先上『小班』,在更安全的室內進行訓練,學習如何穿戴裝備,攀爬的腳法手法是怎樣的……等具備一定基礎之後就可以進階到『中班』,開始嘗試到野外進行一些訓練。

但此時不要心急,在訓練的過程中,找到一個好隊友,培養默契,你們才能夠共同升上『大班』,完成今後的攀爬。

在野外攀巖的過程中,沖墜是最為常見的事故,也是較為致命的事故。

沖墜發生的原因較為多樣,包括:環境層面,巖壁較薄,松動,落石砸傷、砸暈攀爬者或保護員;攀爬者層面,體力消耗過大,沒有力氣攀爬導致突然墜落;裝備層面,攀爬裝備安全保障失效等。

為了避免風險的發生,選擇一位靠譜的搭檔就非常重要了。

在出發前,需要共同了解線路,采用合適長度的繩子,並互相檢查裝備是否攜帶齊全;在攀巖前,互相檢查安全穿戴是否合理,特別需要注意鎖扣和保護繩結;在攀巖過程中,經過預想沖墜區域時,保護員需要給到足夠的繩子緩沖,幫助攀爬者落至安全區域。

同時,保護員需要時刻關注攀爬者的狀態,及時提醒落石等突發情況。

水域運動

潛水

潛水是一件非常奇幻的事情。

當水很清澈的時候,你就像漂浮在另一個世界中,陽光從水面一道一道地透下來,仿佛自己也變成了一條魚。

雖然潛水很好玩,但為了能夠安全歸來,需要嚴格遵守規則。

在潛水前,需要注意設置浮標,避免上浮時撞上船隻;在下潛和上浮的過程中,需要攜帶電腦表、智能手表等設備,及時掌握水下狀態,保障安全。

以華為WATCH Ultimate 非凡大師為例,在深水環境下,也能夠提供深度、速度、水下時間等多個指標監測。

並提供科學潛水減壓指導。

在上升速度過快、氣體切換、減壓停留等情形下,手表也會震動和發出蜂鳴提醒,避免發生水下意外。

除此之外,指南針和帶有方向記錄功能的設備都能更好地找到預設方向,避免迷路發生。

潛水員與船隻的聯系通常依賴於浮標,特別是在遠離近海的地區進行潛水時,有時會被洋流帶走很遠。

這時如果能夠發送北鬥衛星消息,對船隻準確定位到潛水員的位置有很大的幫助,避免在海面丟失的情況發生。

《圖源:華為終端[6]》

沖浪

沖浪的風險首先來自復雜的水域環境,因此需要選擇安全的區域便是第一位的。

包括對洋流情況進行判斷,避免離岸流、回流高發區域;遠離珊瑚礁區域和較多人沖浪的區域,避免發生碰撞。

站在板上的身影固然瀟灑,但被浪拍下板時仍然要小心溺水問題。

除了必須要會遊泳,沖浪前最好能夠穿上救身衣,並仔細檢查板繩狀態。

最後,海邊運動防曬不好通常會伴隨著曬傷出現,防曬服和防曬霜都是必不可少的。

冰雪運動

滑雪

滑雪最大的樂趣就是它的速度感。

每次從山上傾身而下時,兩邊的景色從你身邊呼嘯而過,這一刻仿佛進入了另一個時空。

但無論是在滑雪場還是滑野雪總是有那麼些不可控的因素。

在滑雪場時,風險主要來自於不遵守雪場規則。

成熟的滑雪場會明確地區分初級、中級和高級的賽道,但總有人試圖越過目前的等級悄悄進入更高級的賽道,風險也就接踵而至。

兩人相撞,難以控制的方向,總能把幾個人送進附近的骨科。

此外,滑雪的另一大風險來源於疲勞。

許多曾發生摔傷事故的雪友,其事故都發生在當天『滑最後一趟』時。

因為當你內心希望最後滑一趟就結束時,其實也就代表著你身體已經處於疲憊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更容易發生事故。

到了野外,環境更加復雜。

雖然很多有經驗的老手已經可以酣暢滑雪,但仍要小心雪崩的問題。

特別是下過新雪之後,蓬松的雪面、以及橫切雪塊,更容易傾瀉而下。

此時,為了預防風險,在出發前需要和隊友一起學習救援知識,在發生意外時才能夠在20-30分鐘內及時救援,避免被埋發生窒息。

另一方面,可以攜帶『雪崩三件套』《信號收發器、探桿和雪鏟》,在隊友遇險時,能夠及時挖開雪面,向外界求援。

但由於中國野外直升機救援系統並不完善,大部分情況仍然需要依賴隊友和周邊雪場相關人員救援。

空中運動

越野飛行

當飛翔在空中時,你會感受到和行走在大地上不一樣的世界。

地面上的一切都會變得渺小,天空離你越來越近,有一種掙脫地面束縛的自由感。

但也正是由於在空中,你很難像在地面上一樣,遇到危險緊急停下來。

同時,空中的風險要比地面復雜和綜合得多,一個上升氣流處理不好就有可能把你帶到另一個地方或是不得不中途迫降。

要應對這種風險首先要提前練習應對不同氣流的方法,在飛行前關注天氣的變化,並做好分階段的路線規劃,了解途中的每一個降落點。

在50公裡的飛行中,10公裡有個廣場、20公裡有個學校、30公裡有塊農田……都需要規劃好並牢牢記住。

當降落之後,要及時使用導航設備尋找方向或求援。

如果沒有網絡信號覆蓋,走到空曠的地區,使用支持雙向北鬥衛星消息的設備進行求援也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裝備也是導致風險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需要根據自己的體重來進行不同重量裝備的選擇,另一方面是出發前需要對主傘和備傘的狀態進行確認。

寫在最後

1857年,世界上第一個戶外運動俱樂部在德國誕生,在當時,登山、徒步的主要是兩類人,一是為了傳教或科考不得不翻山越嶺的傳教士、科學家,二是少數喜歡追求刺激的貴族階層,人們已經開發出一套技術來克服冰巖地形,但裝備非常簡陋。

二戰前後,為了實現在特種地形的作戰需求,軍隊大力發展各種野外生存技術,攀巖、越野等運動逐漸走向專業。

20世紀80年代,戶外運動由歐美傳入中國,那時候參與戶外運動的總人數很有限,總體不到 1%的城市人口體驗過山地徒步 、野營等戶外運動。

2019年疫情之後,飛盤和露營掀起了休閑戶外浪潮,戶外運動真正從小眾真正走向大眾。

隨著人們對戶外運動的進一步了解,越來越多人想在大自然中探索極致、挑戰自我。

2023年,戶外運動熱度不減,並在項目、裝備、技術上都走向硬核和專業。

不同的是,在今天,科技的發展真正改變了戶外運動。

迷路、失聯、突遭天氣變化等風險因為科技發展而降低了發生的概率。

在無信號、高水壓等極端環境下,智能穿戴設備的存在增加了戶外人的安全保障。

人們可以更安心地在戶外運動中挑戰自我、走向極致。

以智能穿戴設備為代表的科技裝備,除了可以日常監測身體健康,還能為戶外愛好者進行科學系統的運動評估,並滿足不同戶外運動場景下的需求。

針對戶外更挑戰的情況下能做更多技術的賦能。

這也是華為WATCH Ultimate 非凡大師的研發初心:陪伴世界各領域果敢無畏的戶外人士探索未知、開疆拓域,幫助他們突破自我,探尋更多人生可能。

在戶外運動走向硬核的浪潮中,DT研究院聯合華為WATCH Ultimate 非凡大師發佈這份《無畏前行:2023戶外運動報告》,不僅呈現了對於當下戶外運動發展的趨勢觀察,也額外地,附上了一份戶外運動安全指南。

我們不僅希望更多人參加到戶外運動中,也希望人們能安全、不受傷地享受其中的樂趣。

讓每一位冒險者:勇敢出發,安全回家。

最後,附上極限探險旅行家何玉龍老師在《珠峰在望:當人生置於希拉裡臺階之上》裡的兩句話,來表明我們的殷切祝願:

『不畏探險,能力范圍之內的挑戰才叫探險。

不負熱愛,願每個人都能登上心中那座珠峰』

備註說明:

1. 本報告綜合文獻資料、研究報告和行業專家訪談,以對體能技能的要求和運動門檻為標準,把戶外運動劃分為休閑戶外運動《飛盤、露營等》、硬核戶外運動《登山、滑雪等》和極限戶外運動《翼裝飛行、潛水等》。

2. 華為WATCH Ultimate 非凡大師為北鬥衛星消息提供移動終端硬件。

北鬥衛星消息發送功能已支持,接收功能後續華為運動健康app和手表OTA升級支持。

華為將配合公眾測試驗證,功能及活動規則詳情請以官方信息為準。

3. 典型使用場景續航可達14天,數據來源於華為實驗室,實際使用中可能因產品個體差異、使用習慣和環境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請以實際使用情況為準。

典型使用場景是指:藍牙通話30分鐘/周、音樂播放30分鐘/周、心率常開、夜間使用科學睡眠、每周平均鍛煉90分鐘《GPS 開啟》、開啟消息通知《每天50次消息、6次來電、3次鬧鐘》、每天亮屏200次。

實際續航時間,視使用習慣而有所不同。

4. 雙頻五星是指產品支持 GPS L1/L5、GALILEO E1/E5a、QZSS L1/L5 雙頻,GPS + 北鬥 + GLONASS + GALILEO + QZSS 五模衛星定位。

5. 血氧飽和度《SpO2》是指血液中與氧氣結合的血紅蛋白容量占全部血紅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濃度。

在靜止狀態下自動檢測血氧飽和度,華為WATCH Ultimate 非凡大師非醫療器械,監測數據和結果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醫療用途。

6. 技術潛水模式需後續OTA升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