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曼園黃花咖啡館
圖為任小穎和王濤在交流。
本報記者 馮楨 趙永宏 趙小霞
時下,人們經常會在溫馨典雅的展覽大廳欣賞最前沿的當代藝術,那樣的藝術體驗讓人爽心悅目。
那麼,當鄉村露營遇上當代藝術,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6月23日,由青年藝術家陳大同策展的『在水旁——一次對話與交流』活動在雲州區黨留莊鄉上泉村曼園新生態休閑農園舉行。
活動內容新穎別致,有《希望與約定》當代藝術交流展、嘉賓水上沙龍、行為藝術、塗鴉簽名、打卡留念等。
活動中,我市藝術家任小穎和王濤通過行為繪畫的藝術形式,表達對希望與契約的見解。
任小穎行為作品勉勵觀眾勇敢追尋夢想,通過簡單的肢體語言展現一種希望和力量。
王濤通過約定的方式引發觀眾對城市生活和現實約定的思考,內心的渴望約定美好的未來。
王濤,不僅是一位油畫藝術家,還是我市『六樓咖啡』主理人、市咖啡文化協會會長。
兩個不同的行業,王濤卻做得別有韻味。
對於咖啡,前幾年,他策劃了幾屆全國咖啡杯測大賽大同選拔賽,面向咖啡愛好者培訓咖啡烘焙師,他還多次開設咖啡課程,講授咖啡與睡眠的關系,他還將黃花與咖啡做成『黃花咖啡』,成為年輕人喜歡的伴手禮。
王濤喜歡咖啡文化,一說起咖啡,他總有說不完的話。
對於藝術,王濤喜歡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慢慢品一杯咖啡,進入創作的境界。
王濤說,創作的境界是忘我的境界。
在他看來,『這一幅』和『那一幅』是完全不同的創作視角,即使『這一幅』剛剛創作完成,再把它重新創作一遍,其構思的角度也會發生改變。
在『大同曼園黃花咖啡館』展廳觀王濤畫展,記者感到,王濤的這些油畫代表一種原生力量,如生長在荒蠻之遠的野草,隻有在那片貧瘠的土地裡,才可以長成他的樣子,鬱鬱蔥蔥。
而實際上,曼園這片充滿詩意的地方,曾經就是一片荒貧之地。
因為有了露營基地的培育,有了文化靈魂的註入,有了山川水鄉的滋潤,這片土地才變得美麗如畫。
而王濤隻不過借題發揮,在詩意曼園塗鴉美好生活。
王濤的眼神是堅定的,因為他聽從的是他內在的氣質與精神的差遣。
王濤在塗塗畫畫中獲得了自由,筆隨心走,心手合一,達到藝術與生活的和諧共生。
這其實也符合所有藝術家的衡量標準——忠實於自己的眼睛和內心。
任小穎,山西大同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一位忠實於內心、默默無聞地在藝術精神家園耕耘不止的當代藝術家。
在曼園新生態休閑農園,乘著夜色,任小穎開始了他的行為藝術創作活動。
他手持一根蠟燭,對觀眾發表了他的創作構想:『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我和大張等人從事行為藝術,表達內心的訴求。
當代藝術發展到今天,它的語言已經符號化。
我今天用蠟燭來暗示一種生命,點燃蠟燭,暗示生命的開始;蠟燭熄滅,暗示生命的結束。
蠟燭這一符號,在我看來也暗示一種希望和理想。
我把蠟燭放在地上,暗示我作為一種社會存在所包含的多種內心反應,暗示生命的流逝。
然後我再趴在地上,大家用沙土把我埋住,表達作為社會一分子的我們,面對自己扮演的多種社會角色,還是應該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不要被一些壓力埋葬,要勇於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在現場,一堆沙土,幾把鐵鏟,一根蠟燭,一群熱愛藝術、友情助力的觀眾,一位被『埋』的藝術家,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行為藝術創作。
活動結束,所有嘉賓紛紛報以掌聲,為藝術家的無私奉獻喝彩,為任小穎的藝術情懷感動。
來源 大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