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成都周邊露營,和雪山『打個招呼』
▲常用的露營裝備
▲成都青龍湖濕地公園
暑假到了,暫離校園的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都會切換到一種生活方式。
看景點、同學聚會、上興趣班、去博物館……暑假的生活會很精彩。
但是也不要忘了去野外走走。
曾經創下單人不間斷飛行跨越大西洋紀錄的林登伯格《Charles Lindbergh ,又譯林白,1902年-1974年》說過:『真正的自由並不在文明生活之中,而在於野外』
『城市化』的宏大畫卷正在中國大地上徐徐展開。
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在城市中生活和奮鬥的人群依然難以割舍親近大自然的那一份情懷。
城居生活或許更現代、更精致、更加方便,但在同時也讓人們與這個世界更加疏離,也讓他們時常難以遏制『逃離城市』的欲望。
值得慶幸的是,交通便利和周邊環境生態的顯著提升,正好為他們創造了滿足這種欲望的條件,而『露營』的火爆,正是這種情形的生動寫照。
『野性的呼喚』
讓城裡人回歸自然
國內的很多人把2020年稱作『戶外元年』,而引發新一輪露營風潮的是社交媒體。
在很多城市居民的眼中,露營既是一種脫離傳統旅遊的潮流文化,又像是一個古老概念的復興——不管給露營貼上怎樣的標簽,人們想要的其實隻是一種自然的回歸。
這幾年來,在森林、在草原、在湖畔、在山野、在河灣,甚至在沙漠之中,無數的露營地在城市邊緣生長,城裡人的生活美學向野外延展,在自然中提取新的精神體驗。
很多人的朋友圈裡經常點綴著一些戶外元素:廣大的草坪、深邃的天幕、帳篷、野外燒烤、煤油燈。
夜幕降臨時,他們燃起篝火與朋友促膝長談,然後在簡易床上安靜睡去,曠野之上繁星滿天……
旅遊產業發展數據表明,全球傳統旅遊產業因為疫情影響大幅萎縮,而在此期間人們對旅行的需求很可能會催生新型的旅遊形式。
目前,露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露營旅遊將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保持著快速增長的態勢。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受到整體旅遊市場增長帶動以及消費者對短途旅遊和更貼近體驗自然的傾向,預計未來將持續增長。
業界預測,未來5-1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有超過5萬家露營相關企業,近3年露營相關企業註冊總量持續猛漲。
在露營消費群體中,『90後』年輕用戶和『80後』親子人群成為主力,占比近九成。
由此推斷,承載社交需求仍然是露營方式火爆的源動力之一。
城裡的人紛紛走出城市在野外紮營。
這些構建在城外的『新社區』,為城裡人提供了一種真實存在的『夢幻生活』,這樣的生活縱然短暫,也會讓人在回歸現實生活時重新找回狀態。
現在的露營比過去的門檻要低很多,只要你願意走出去就足夠了。
有專家甚至認為露營或許會取代傳統旅遊,這也許並不是玩笑。
截至2022年底的數據表明,露營產品已累計覆蓋國內152個城市,除一線城市外,也在低線城市加速滲透。
攜程平臺的數據顯示,2022年新簽露營地數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分別是:廣州、北京、杭州、上海、惠州、成都、昆明、深圳、清遠和湖州。
『露營+』開啟新『玩法』
從延展性來看,露營發展呈現出多樣化的『露營+』模式,如『營地+景區』『營地+鄉村』『營地+研學』『營地+體育』『營地+休閑』『營地+演藝』等多種融合發展模式,形成了多樣化的組合。
幾位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前往營地消費的顧客需求也在變化,產品和服務同質化的問題讓很多想要『圈地掙錢』的營地變得有些雞肋。
在NICE戶外露營品牌負責人張加祖秀看來,露營已不再隻是一種網紅產物,更多是成為一種戶外生活方式。
如何在體驗上做『加法』,在細分市場找準定位,將露營打造成為場景化更豐富的項目,將是露營經濟發展的課題。
遛娃與社交兩不誤,是眾多家長選擇周末露營的一大原因。
北京的磊哥一家,在露營季幾乎每周都出去露營,而且一定要和朋友一起,每個家庭都有小孩。
對他而言,露營既拉近了同事和朋友們的距離,也成為了集體遛娃的一種方式。
『主要是以小朋友為主,買了飛盤、劇本殺,小孩子們玩得也很開心』
Roger自從養了一隻柴犬後,他們夫妻二人露營時都會帶上它,也更偏向於選擇人少或者有獨立空間的營地,而配套飲用水池和洗涮水池,還有淋浴間、廁所等公共設施的商業營地。
這對於他們來說則會更加方便和輕松一點,隻需要自己帶上裝備,帳篷、鍋碗瓢盆、桌椅板凳即可。
『現在來營地的‘小白’越來越少了。
如果是新手,他們要麼是帶的裝備不夠,要麼就帶了太多東西……老玩家能夠比較清楚自己的需求』
已經形成差異化特色的營地一般都維持著較為理想的運營狀態。
北京的NICE戶外露營將露營和體育活動相結合,很受家庭的歡迎。
『NICE的營地基本都分佈在北京近郊,通常周五孩子放學休息後一家人就會帶上裝備到營地去放空自我,已經構成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說我們的NICE四季露營大會』NICE戶外露營品牌負責人表示。
種種跡象都表明:露營市場正在從之前相對『野蠻生長』的階段向規范、成熟期轉變。
對於公共性露營地來說,在運營模式上也有更多玩法。
NICE將露營嵌入到更多戶外拓展、戶外生活中,同時積極發展體適能教育、營地研學、文化藝術、鄉村民俗、體育賽事等活動,形成以露營為主體,體育活動為主題的特色經營模式。
去年年底,文旅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動露營旅遊休閑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鼓勵通過推動營地+文博、演藝、美術、體育比賽、戶外運動、自然教育、休閑康養等形式,創造新業態,滿足新需求,並提出要推動公共營地建設,提升服務質量,提高露營產品品質,有序引導露營旅遊休閑發展。
同程數據顯示,森林露營、海島露營、公園露營、星空露營和親子露營等成為『五一』假期最受關注的露營主題。
除了常見的『露營+野餐』方式外,露營與文創集市、音樂節、劇本殺等元素的結合逐漸成為年輕消費者探索露營新玩法的豐富選擇。
露營經濟拓展消費市場新賽道
『露營經濟』在全球各地都出現了持續升溫的態勢。
今年3月,『露營』相關搜索量同比上升450%,不僅是國內露營市場如火如荼,相關戶外用品出口也維持高增長,一些海外訂單甚至排到了5、6月。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一季度跟去年一季度比,銷量增長會在50%到60%。
數據顯示,從今年2月底開始,露營地訂單便開始異常火爆,周末都提前訂滿。
其中,成都、廣州、深圳、上海成為全國露營熱度較高的城市。
露營尤其是精致露營的發展,給人們出遊帶來新的選擇,滿足了人們社交和出行生活的需求。
目前國內露營尚處在初級階段,產業供需兩端都有不錯的發展機會。
在『露營+』模式的推動下,消費者對露營裝備與體驗的追求,催生了其背後的露營產業鏈。
從露營帶動的經濟增長點來看,露營不僅帶動旅遊領域飛速發展,還帶動了帳篷、睡袋、天幕等配套裝備的蓬勃發展。
在種種因素的疊加下,露營不再隻是單一的消費行為,而是形成了多樣化、組合化的特點,更加有利於實現規模化擴張。
露營成為了旅遊新風口,必然開辟『露營旅遊』市場,催生出『露營經濟』。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擁有33000餘家帳篷相關企業、1100餘家天幕相關企業、5000餘家睡袋相關企業、1200家折疊椅相關企業。
『露營經濟』的風口之上,一批餐企也開始盯上這塊『大蛋糕』,通過上新露營外賣產品和與戶外露營品牌聯名的方式,進一步挖掘餐飲的戶外消費場景。
比如,武漢的很多餐飲企業推出了露營餐飲套餐,配送至公園或露營基地,遊客稍微加工即可享用美食。
海底撈在去年宣佈開啟燒烤食材外送業務,目前已在北京、成都等部分外送門店上線燒烤食材產品,包括生肉串產品、烤錫紙菜品、燒烤小料、燒烤工具等。
同年4月,大龍燚火鍋推出了露營主題禮盒套餐,並將此套餐在微信公眾號和直播間進行售賣。
另外,必勝客與戶外運動品牌MOBIGARDEN牧高笛推出了三款聯名套餐。
據悉,只要購買必勝客指定的比薩套餐,就能有機會獲得LINE FRIENDS的露營裝備。
棒約翰也緊隨其後推出野營套餐,解鎖戶外場景。
有業內人士認為,『餐飲爭相佈局露營餐,實際上是看中露營的話題性』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中國商報記者分析稱,露營餐的火爆是餐飲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高速增長、高速擴容下的一個細分結果。
隨著消費升級的深化,這一類的細分賽道,必將迎來新一波的增長。
露營
不要失去『詩和遠方』
露營由於其『近出行、淺需求、低消費』的特點,滿足人們放松心靈、親近自然、休閑娛樂的需求。
一種流行現象的產生,往往都有著深刻的內部和外部原因,趨勢一旦形成就很有可能常態化地發展下去。
露營遊也是如此,不會曇花一現,而是會以一種更茁壯的狀態生長下去,乃至深刻改變旅遊生態,成為旅遊經濟的重要組成。
露營經濟要長期穩定發展,還面臨著諸多挑戰。
目前的問題主要包括軟硬件設施不完善、公共綠地供給有限、露營知識尚未普及,以及行業標準缺失、人才儲備不足,嚴重制約著露營經濟的發展。
專業分析人士認為,目前露營經濟消費市場還停留於傳統旅遊階段,有必要加大對露營經濟的研究,積極發展、優化和盤活閑置的公共資源,合理規范用地,利用水域、森林等自然資源優勢建設露營地以增加供給。
目前露營遊的衛生、文明等狀況,還不那麼樂觀,對環境生態造成一些不利影響,甚至可能造成環境災害的隱患。
因此,有必要出臺不同類型的露營行業標準,對衛生條件、旅遊安全、配套服務等進行規范。
同時,加大不文明行為懲戒力度,對個別有損環境衛生、有害文明形象的行為,及時進行約束和管理。
露營經濟的健康發展,最終必須落腳於提高管理和服務上,使其成為一個長期穩定的業態。
2021年11月,小紅書聯合多方力量推出國內首份《無痕露營倡議》,呼籲避免露營中的不文明現象;2022年6月,『小紅書露營季西安站』啟動,小紅書推出『露營品牌扶持計劃』,同時落地『露營學堂』,邀請小紅書露營地運營專家、國內優質露營地運營商、露營博主等,為本地露營地從業者提供培訓,助力露營地品牌發展。
得天獨厚的露營勝地
馬蜂窩《2022露營品質研究報告》顯示,成都位列露營熱門城市第二位。
露營在成都格外受歡迎,同成都的『地利』優勢密不可分。
四川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劉俊認為,對於成都而言,綠地覆蓋在增加,氣候條件也適合戶外活動,『市民有需求,戶外又有這個條件,所以露營逐步走進大眾的生活,以後這種方式應該會有一個比較穩定的發展』
《成都市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至2025年,中心城區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於90%。
同時,為了便於平衡居民露營需求和公園方的管理問題,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針對成都公園和綠道范圍內的露營活動出臺相關措施,劃定指定區域設置陽光帳篷區,供市民露營搭帳篷使用。
以規范市民露營行為,在方便公園管理的同時,也能為市民營造方便、舒適的露營環境。
以環城生態公園為例,目前共規范了18處露營區域可供居民選擇,其中在青龍湖濕地公園還有一處房車宿營區域。
目前,成都市內著名的露營地包括青龍湖、玉石濕地、江家藝苑、白鷺灣濕地公園、錦城湖、中和濕地、桂溪生態公園等,成都周邊可以露營的景點更是星羅棋佈美不勝收。
『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在給市民帶來美好生活體驗的同時,也為露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天然動力。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劉魯 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