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周末在綠地搭帳篷,是不少市民的休閑選擇。
但最近,有市民反映,在上海蘭香湖旁的公共綠地搭帳篷時,遭到了保安驅趕。
而記者調查發現,同樣是湖畔草坪,有些管理方卻允許市民搭帳篷。
那麼,草坪上到底能不能搭帳篷,是否有相關規定呢?
蘭香湖邊上草坪為何不能搭帳篷?保安給出的說法是,他們並沒有『一刀切』,隻是勸阻,因為草皮正在養護,噴有農藥。
而根據記者事先觀察,整個蘭香湖周邊公共綠地上並沒有任何提示牌、警戒線等告知此地正在養護草坪。
遊人踩在草坪上,保安也沒有阻攔。
不過,湖邊有一片圍起來的帳篷露營區,最便宜的收費標準為98元一人。
但蘭香湖的保安否認這個露營區與他們相關,說是附近村裡租出去的。
記者了解到,蘭香湖周邊的公共綠地,並不屬於綠化部門管理,而是由上海紫江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紫竹城區管理有限公司負責。
記者試圖采訪該公司負責人,但遭到拒絕。
而同樣是湖邊草坪,距離蘭香湖半小時車程的金海湖,就對草坪上搭帳篷持開放態度。
奉賢區綠化管理部門表示,雖然市民搭帳篷,會提升管理成本,但本著開放共享的原則,他們會盡力為市民提供更好的休閑體驗。
事實上,城市裡可以搭建帳篷的場地有很多,比如旅遊景區、郊野公園、環城遊憩帶、體育公園、城市公園等,但由於管理方不同,對於可否搭帳篷的規定各不相同。
哪些區域可以搭帳篷、能否收費、怎麼收費,各地也沒有統一規定。
市民親近自熱的熱情難擋,面對出現的新問題,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個城市已經相繼出臺了帳篷區管理指引,細化了管理方案。
比如,去年12月,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就曾印發了一份《上海市城市公園帳篷區管理指引》,鼓勵具備條件的公園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一步拓展帳篷露營服務項目。
但是,這份指引並非強制性規定。
據初步統計,目前上海全市可以搭帳篷的城市公園有40多座,還向遊客公佈了園內可以搭帳篷的區域。
像蘭香湖這樣的,由開發公司管理的綠地是否適用綠化部門的規定還有待證實。
但隨著需求井噴,在部分公園也出現了帳篷『一位難求』、過度踩踏破壞草皮、維護修復成本增長等問題。
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公園行政辦公室工作人員張引在接受看看新聞Knews采訪時表示,世紀公園很早就將園內20多萬平方米的草坪開放,基本滿足了市民搭建帳篷的需求,但近來每到周末客流量較大,給公園管理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另外,常年開放當中,草坪的修復頻率也不低,養護成本較高。
特別是,天氣炎熱時遊客喜歡在樹蔭底下搭帳篷,如果持續在某個地方長時間搭建帳篷的話該區域光禿就比較快,很有可能修復不了要進行補種,這樣成本又會增長。
『在充分論證、規范有序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擴大供給來緩解供需矛盾』在同濟大學建築與城規學院景觀系副教授駱天慶看來,井噴需求帶來了一系列治理難題,但『堵不如疏』。
一方面,從規劃角度來講,管理部門需要去預判市民的需求,進而在公園的規劃設計和建設上對搭建帳篷等預留空間。
另一方面,已建公園也可以根據各地的管理指引來論證拓展帳篷露營服務的可行性。
比如,哪些區域可以安置帳篷?安置多少帳篷位比較合適?『黃金位置』怎麼公平分配?駱天慶建議,這方面城市公園可以借鑒各地的好做法,如事先標註好固定的帳篷區域,臨時可以搭建帳篷的區域也要提前明示,同時提供預約平臺,引導市民錯時錯峰錯區域搭建帳篷,這樣就會減少亂搭建、難搭建的矛盾。
隨著露營風興起,去年年底,文旅部、發改委等14部門也聯合印發指導意見,鼓勵各地根據需求,利用各類空間建設公共營地,推動露營旅遊休閑健康有序發展。
今年1月底,住建部還印發通知,要求各地開展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試點工作,在公園草坪、林下空間以及空閑地等區域劃定共享區域,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搭建帳篷、運動健身、休閑遊憩等親近自然的戶外活動需求。
『露營熱帶來了一系列治理難題,但隻可遠觀不可親近的綠地顯然不是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初衷』駱天慶表示,不光是城市公園,一些景點、城市公共綠地也越來越多吸引市民遊客前來遊玩,公共綠地的開發單位及綠化部門也要未雨綢繆並及時加以引導。
在公共綠地上搭建帳篷,會給管理方的管理帶來多大壓力?管理方的養護成本到底有多少?如果的確有市民遊客毀傷綠地的問題,是否要收取必要的補償費用?用哪些收益『反哺』支出?這些問題都可以采取多元主體共治的模式,召集相關管理方、基層居民組織、居民代表,共同籌劃、協商,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行動規約,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滿足日益增長的群眾搭建帳篷、休閑遊玩等需求。
《看看新聞Knews編輯:崔信淑 李榮康 阮麗》